您好,欢迎进本站
英语专业剖析报告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8-01-18   字体:【

英语专业剖析报告

 

    一、发展简史与基础概况

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1962年学校成立英语教研室,承担全校大学外语教学工作。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英语专业,同年面向全省招生。2006年,我校顺应国家对外语专业人才和我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大学外语学系和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室。建院十年来,英语专业已招十三届学生,共计929人,目前已有九届毕业生,在校433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不断调整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逐步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课程,以中医英语为特色课程,以一系列教研管理制度为保障,培养适应医疗行业需求的、具有较高从业能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这个培养模式为基础,以中医院校的学术资源为依托注重语言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中医英语为专业方向,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复合型教学团队;确立了“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方向”的课程体系主持6项省级教学课题,有2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1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逐步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课程,以中医英语为特色课程,以一系列教研管理制度为保障,培养适应医疗行业需求的、具有较高从业能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这个培养模式为基础,以中医院校的学术资源为依托,注重语言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中医英语为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2010年,我院对省内外40多家医疗机构、制药厂、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用人单位更需要既有外语背景又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双重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已成为就业市场的佼佼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评估方案(试行)》(2003)的要求和学校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依托我校中医药学术资源,学院确定了从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的医药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具备扎实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同时能够适应医疗、教育等行业的专业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的医药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外事教育、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应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21世纪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概括起来讲,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1) 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和 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前提,也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基础。

2) 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含外语专业知识与复合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能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 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各类院校可根据各自人才培养 规格的特殊性有所侧重。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则是一个重要方面。

3) 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旨除外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 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其内容和深度更要依据学生所学的语种、不同的生源、师资队伍等各种具体因素来确定。课程设置可以是中文开设的副(辅)修专业课,也可 以是外语开设的专业、专业倾向或专业知识课程。

4) 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 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外语专业学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 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

5) 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 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1.词汇

    认知词一般词汇达1000012000个,中医词汇3000个,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其中的50006000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

    2.听力

    能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如(BBC)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语速为每分钟150180个单词,听两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达到60%

    3阅读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一般的医学文章和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文学作品;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在5分钟内速读700词左右的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实和细节。

    4写作

    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写作速度为30分钟300400个单词。能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的毕业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5.翻译

    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医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字修养,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专业设置年以来,特别是12年以来,学院总结了十多年办学经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炼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 5个方面.

    英语专业自2003年设置以来,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2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评估方案(试行)》(2003),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生源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本专业的2003年、2009年、2012年的《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这三个方案逐步实现了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的,以中医英语为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课程,以中医英语为特色课程,以一系列教研管理制度为保障,培养适应医疗行业需求的、具有较高从业能力的英语人才。中医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定四大模块:“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的+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制度”。这个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1.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培养模式

    根据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在省内与医疗行业有关的企业、高校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设新的人才培养实验区,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以英语专业为中心,兼容医学基础,突出中医英语特色,能与工作岗位对接的中医英语翻译和对外交流人才。

    2.“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方向”的课程体系

    在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培养模式下,构建以英语专业为中心,以中医英语为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四大板块:英语专业知识板块,中医英语板块、中医医学知识板块和实践创新板块。

    3.“学练并重”的实习模式

    基于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为了创造边学边练的实习机会,建立学练并重的实习模式。这个模式融合了终结式实习与过程性实习,形成了与就业岗位直接挂钩的训练模式。

(三)课程体系构建框架

以中医院校的学术资源为依托,注重语言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中医英语为特色,确立了“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方向”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大板块: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板块、英语文化板块、中医英语板块和实践创新板块。这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首先在英语专业实行,后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里也加入了中医英语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个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很好地体现了中医院校的特色和英语为中医药服务的功能。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整体情况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2人,外教2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9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7%。师资队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规模稳定,职称、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发展有后劲、有潜力。

     2.教育教学水平

    为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通过攻读学位、访学、进修、参加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6位教师已获博士学位,2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4位已完成国外知名高校访学项目,6位已完成省外著名高校访学项目。通过学术交流,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讲课、说课比赛等基本教学技能的培训,定期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写出观摩小结,定期进行同行间的互听互评,及时交流,取长补短。近三年来,3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说课比赛并获奖,2人次在全国和省级教师微课比赛中获奖,10余人在全校教研论文评比中获奖,4个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校级奖励。以赛促教,充分调动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和教学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院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稳定教师队伍,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入选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资助。优先推荐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负责人,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候选人。

    打造双重学术背景的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并有一定的中医药知识储备。这就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必须具有英语和中医双重学术背景。目前,有3名教师是中医背景,3名教师英语背景,已获得中医文献博士学位。这种专业背景的格局保证了以英语为中心,以中医英语为特色的专业建设。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中心的,具有英语和中医双重学术背景的教学团队。

打造访学教师团队。自专业设置以来,学校陆续派遣教师到国内名校访学,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新上专业打好师资基础。近几年来,学院更是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访学。2名教师到英美名校访学,3名教师到国内名校,访学归来的教师带回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做法,是专业建设的宝贵财富。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实施青年教师带教计划。2011年以来,先后招聘了2名青年教师,学院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对青年教师实施带教计划。现在2位青年教师均已授课2年以上,受到学生的好评。

    教学条件与利用

教学条件分两类,一类是硬件设施,一类是软件建设。硬件设施有语音室和资料室;软件建设是电子资源库

学院硬件教学设施有语音室和资料室。语音室共15个,928座,供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使用,平均每学期承担约2500课时的教学任务。目前,语音室已有设备是2003-2005年期间购置的,设备陈旧老化,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资料室建立于2013年,资料室由专人负责,工作日开放,藏书1100余册,期刊50余种,教学光盘百余种,基本满足全院师生教学和科研需要。

为了推进学院教学、考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各系室建立了包括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等科目的电子资源库,并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学院教学设施有语音室和资料室。语音室共15个,928座,供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使用平均每学期承担约2500课时的教学任务。目前,语音室已有设备是2003-2005年期间购置的,设备陈旧老化,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资料室建立于2013年,资料室由专人负责,工作日开放藏书1100余册,期刊50余种,教学光盘百余种,基本满足全院师生教学和科研需要。

    2.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为了推进学院教学、考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各系室建立了包括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等科目的电子资源库,并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

    、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与发展

(一)人才培养质量

    1.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我院学生整体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好。各级获奖情况如下:

2006级英语专业学生吴倩在省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获二等奖2009级英语专业学生高华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三等奖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1名学生获大赛二等奖,1人获专业组三等奖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吴亚男在2013年“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东赛区决赛中获二等奖2012级学生张亚男获得2014年山东省科技英语大赛三等奖,另有56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学习能力强,而且综合素质高。

    2.考研率

外国语学院现有毕业生467人,30%左右考取研究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211、985国内名校及麻省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等国际名校

    3.专八合格率

年度

校专八一次

通过率

全国专八一次通过率

校专八二次

通过率

全国专八二次通过率

2012

53.06%

41.49%

9.091%

20.69%

2013

46.67%

40.08%

38.10%

22.20%

2014

37.29%

42.76%

27.27%

24.86%

2015

50.00%

39.85%

22.73%

23.60%

   (二)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90%以上。高质量的教育使我院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外国语学院新生的生源,连续数年保持在高质量的水平上,并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同时,学院也健全了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对近年来的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并追踪掌握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由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单位受到了普遍的好评,许多用人单位连续多年招聘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都在各行各业担任重要的职务,或成为了省市及基层公务员、英语教师、医药出版社编辑、英语翻译、外贸营销员、外企职员、医药专员等等。

    五、专业建设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一)教师发展问题

    大学外语学系承担全校英语教学任务,师生比接近30:1,教师的数量略显不足,教学任务重,且由于经费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进修,学院虽然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进行了多次强调,但受限于条件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缓慢。还有个别教师教学志向不强烈,教学设计不充分,课堂掌控能力不足,教学研究投入少,教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整改措施:加大对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对入选教师申请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或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邀请本校国家级或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校外知名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员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内容整合归纳为教学板块,再将教学板块进一步分解为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多种教学方法,依据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设定出一系列教学任务全面加强英语专业和中医英语课程建设,借鉴同类院校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带动其它课程建设,完善“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方向”的课程体系。开发3~4门网络课程,申报1~2门省级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精品课程群”。

 (二)教学科研问题

 外国语学院是教学大院部,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教学任务重,在科研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且每次申报课题名额有限,不易中标,获得一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少,科研水平的提高缓慢。科研成果直接转化课堂教学也不够,以科研促教学的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引入科研助教理念,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以优秀教学团队为核心,辐射师资队伍广泛参与科研工作,营造教学促进科研的良好氛围;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形成1~2个主攻研究方向,提高学科专业化程度,催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的模式,主动汲取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教学实践促进科研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现有学科建设基础上,力争培养成省级教学名师或省级优秀教师1名。利用3年的时间,争取申报国家级课题、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含教改课题),提高课题的前沿性,提升课题水平,争取获得高层次的奖项。

    (三)教学设施问题

 教学条件改善缓慢,外国语学院语音室设备老旧,故障率高,严重影响日常教学;教学资源投入严重不足,数字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很难获取学科前沿信息资源;缺乏教学平台和电子资源库建设。

整改措施:一是以网络资源为基础建立自主学习中心二是对已有的语音室进行升级改造,搭建中医英语课程辅助学习平台。三是加强图书资料室建设利用学校财政投入建成拥有专业图书2万册,学术期刊50种,其中外文报刊2种,中医英文期刊数种,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资料室四是建立电子资料库利用学校财政投入建成为教学、科研、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平台。

)实习教学问题

目前学生实习主要还是以自主实习为主,由校内教师指导,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成绩进行评定。自主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寻找就业机会的自觉选择,这样做造成的困难是对实习的监控比较难,不易掌握实习过程,难以保证实习质量。如果把学生统一管理,集中实习有可能影响毕业生就业机会的获得。因此,毕业生实习方式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并解决的问题。

整改措施:依托学校专业建设匹配经费,扩大与中医英语相关的实习基地数量,进一步将现有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营造职业氛围,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和校企合作制度,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岗位环境高度统一,成为集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习基地

 

办公电话:0531-89628099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外国语学院
版权: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