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文件
校字〔2017〕32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印发
《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年6月19日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根据《关于印发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6〕3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16〕77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山东中医药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校党字〔2016〕49号)等系列文件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和地方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建设与发展规律,努力推动行业发展与学术进步,不断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为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建设目标
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为依据,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和“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要求,扎实有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流学科分别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10%和20%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机构
(一)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于富华 武继彪
副组长:姜少华 高树中 田立新 张成博 邢桂强
庄 严 王振国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华荣 马传江 王 琳 王文姮 王世军 王永志
王庆领 田景振 石作荣 毕宏生 江海健 齐冬梅
李广华 李茂峰 杨继国 张永清 陈莉军 赵升田
赵衍刚 郝 志 姜锡斌 徐 杰 徐云生 唐炳舜
曹 慧 崔瑞兰 韩 涛 滕佳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王振国(兼)
副主任:李广华(兼)马 婷 江海健(兼)
秘 书:顾正位
职 责:
1.领导和组织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宏观指导与管理工作。
2.督促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与目标的任务落实,负责对一流学科验收检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措施进行研究、审议和决策。
3.做好一流学科中期评估、期满验收考核检查工作协调工作。
(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工作组
1.人才团队建设组
组 长:李广华、王琳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职 责:
(1)制定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相关政策;
(2)做好现有学科团队的整合与优化;
(3)做好青年教师培训等相关工作,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2.资源设备建设组
组 长:齐冬梅、赵衍刚
责任单位:实验室管理处、设备处
职 责:
(1)协调做好设备采购、大型仪器设备维修运行的管理;
(2)优化建设学校医学、药学2个公共实验平台;
(3)做好实验室的优化整合、合理使用管理。
3.人才培养组
组 长:韩涛、王庆领
责任单位:研究生处、教务处
职 责:
(1)做好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4.资金管理组
组 长:江海健、郝志
责任单位:财务处、审计处
职 责:
(1)做好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和学校匹配经费的预算、执行、决算等管理工作;
(2)统筹协调,确保学科建设资金合理使用。
5.宣传保障组
组 长:王文姮、姜锡斌
责任单位:宣传部、后勤管理处
职 责:
(1)做好一流学科建设期内重大进展、成效等舆论宣传工作;
(2)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外部环境。
6.学科内涵建设组
组 长:立项学科带头人
责任单位:中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与视光医学院
职 责:
(1)制定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和年度建设任务书;
(2)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3)组织一流学科建设年度报告、3年中期评估、5年期满考核验收工作。
四、主要任务
1. 打造一流人才团队
立足我校传统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优势、着眼世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临床应用,通过引进、培育、整合,以泰山学者优势学科人才团队为核心,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药新药新技术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4个以上由国家级高层次专家领衔的一流学术团队。引进4~6名高层次人才,实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突破。
2.构建一流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药学2个公共服务平台。以中医学相关学科发展为基础,以提高中医临床应对重大疾病能力、中医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医药卫生行业决策能力为目标,努力将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扎实推动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利用我校在青岛高新区建设的青岛中医药研究院区域优势,建设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新型高校智库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产业孵化基地。建设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山东省中药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和传统技能传承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山东省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建设,新建1~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3.产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性学术成果
建设期内,承担国家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级课题100项,着力在经方工程、中医药抗病毒、中医经典理论、中医政策研究、中医大数据等5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医基础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献资源信息化与国际传播、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关键技术、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的药效与机制研究等重点研究领域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以上,在中医药经典理论、经方工程、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疗效提高与关键技术、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与评价、中药新药新技术、中药炮制原理与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10项。在中医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眼视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研究生教育、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10项。
4.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医药学人才成长规律,采用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论坛、国内外知名专家校内讲学、协同创新等形式,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260~360人,硕士研究生2500~3000人,本科生8000~10000人。支持研究生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200人次以上。研究生发表3大索引收录论文30篇以上。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生论文获奖20项以上,其中一等奖5~10项。培养“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3~5人。建成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 2处。
5.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面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中医药法》指引的发展方向和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发展需求,突出中医药学科特色,推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成果转化。制定并推广2~8项诊断标准、诊疗指南及8~12项行业标准,研发10~20个院内制剂,开展1~4个经典名方临床前研究。扩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面积和中药材良种示范规模,药材种质资源达500种,选育中草药新品种2~5个,研发新型高值产品3~5个。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播,促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五、绩效考核
一流学科建设按要求实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分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另文规定。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的研究方向,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阶段建设目标的,学校对其进行调整或取消。
六、工作要求
全校上下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要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高度来认识一流学科建设的紧迫性,要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高度来认识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各职能部门、相关学院和立项学科负责人要加强对一流学科建设相关文件的学习与研究,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各司其职,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我校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做出突出贡献。